企業內訓
陶老師帶領團隊走過了近300多家制造型企業、煙草、電力、學校、醫院、商場及企事業單位,我們發現有很多企業在研究日本的精益生產,也在企業推行了很多年,但結果并沒有實質性的進展,往往定格在點上,而沒有達到線或面的開展和推行,或根本無法推行。
當前社會存在訂單雜、品種多、人工貴、交期短等諸多突出管理難題,而生產管理作為一個系統工作,我們需要在訂單變化時,人機料法環的組織也隨之變化,現代企業管理就是從訂單的預測開始、到訂單的組織、分解、評估、執行、跟進,一系列高效的思維與動作相互配合,從全系統層面打造優秀制造團隊。然后用精益化管理的方法來固化為企業的執行標準,從精、細、嚴三方法控制企業的資源,全力以赴打造高效精益制造系統。為企業向工業3.0、4.0發展鋪路,掃清執行障礙。
只有解決以上問題,讓全員具有大系統思維方式,在大局為重的思維下進行工作和處理問題,企業效益才能不斷提升,在激烈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。
現代企業運營系統思維(統一管理人員目標)
現代企業精益管理模型分析
標準與質量的關系
高效精益信息流管理與打通;
打造企業精益物流鏈,確保生產任務有保障;
打造高效的工藝鏈(價值流),讓平時沒有感覺到卻又存在的種種浪費與損耗得到發現;
通過軟手段,完善整個管理執行系統的管理,保質保量達成客戶需求;
通地硬手段,提高運作效率,保障交付和業績。
長效管理機制建立與執行。
以訂單驅動現代企業精益化管理
第一講:管理現狀解析與精益生產解讀 現代管理的理念與現場管理方法體系
1. 管理的六大問題
2. 現代企業管理七大要素
3. 精益生產的概念和特點
4. 精益生產的核心流程
5. 精益生產的五大原則
6. 真效率與假效率
7. 個別效率與整體效率
第二講:企業管理現狀與解決思路
1. 企業利潤的三大來源
2. 企業管理的六大問題
3. 生產管理三大主流程價值分析
4. 生產管理運作模型分享(新創)同課程模型,識別企業價值
5. 各部門責任與職能分析
6. 普通模式與優秀模式
7. 被動模式與主動模式
8. 現場結合客戶案例
第三講:準時化生產:六大動作(重中之重:高效部門協作與資源對接)
1. 精益生產與日本文化
2. 計劃——全員目標凝聚團隊
3. 準備——全員準備服務團隊
4. 協調——全員溝通承諾團隊
5. 攻關——全員攻關保證目標
6. 稽核——全員稽查保證執行
7. 考核——全員考核成果兌現
第四講:生產過程精益優化管理(降低生產成本)
1. 生產要素的狀態分析
2. 打通工藝瓶頸的六大方法
3. 過程改善四步驟
4. IE應用七手法
第五講:課程總結與升華
1. 細化管理動作
2. 量化管理單位
3. 革除管理四大陋習
4. 課程總結
5. 跟進或指導